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铁骨 > 第二一三八章 胜利在望

第二一三八章 胜利在望(3 / 8)

众,但分散在海南岛如此广袤的海岸线上,再加上通讯基本断绝,原本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但愿支那人的运输能力不足,否则一定登陆成功,形成兵力上的优势,大局危矣!”

外高加索,苏护港。

苏护港前身叫做苏呼米港,是黑海东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有文字考证的历史甚至可以追述到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当时来自古希腊的殖民者击败当地居民科尔基斯人,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城邦。

公元前二世纪,该地成为罗马版图的一部分。公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该地,逐渐发展成为高加索地区同欧洲交流的主要港口,热那亚人在十四世纪一度在此建立定居点,十五世纪,奥斯曼帝国海军攻占该港,并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争夺战后于十六世纪确立了对该地的主权。

十九世纪初,俄国把扩张的目标瞄准了高加索地区,于十九世纪中叶将该港并入俄罗斯帝国。十月革命以后,该城也陷入内战,二一年三月四曰,苏联红军攻占该城,苏呼米港正式成为苏联在黑海东岸的重要港口城市。

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期间,苏呼米的工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卷烟、罐头、皮革等农产品加工厂和造船厂、电器仪表厂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同时计划经济和集体农庄成为了这块大地的主旋律。

德国占领苏呼米港后,一度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把本地民众关进矿山和集中营,为纳粹政斧挖掘煤炭,生产粮食。但随着西亚战场的惨败,德国人迅速调整了民族政策,不仅把本地民众悉数释放,还把土地平均分配到户,并组建民族自治政斧,这极大地刺激了本地人的民族情绪。

在德军撤离外高加索之前,把大量武器弹药留给了躁动不安的高加索各民族。今年三月安家军顺利占领苏呼米港后,面对本地人的仇视,本地军管会以强硬的姿态,用中国历史上商朝末年的冀州候苏护的名字来重新命名这座城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