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现在,由于安家军炮兵的熟练技术,集群炮击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这种由无数炮弹堆砌而成的火力网的推进碾压下,任何一个经受炮击后的阵地,无不变成一片片废墟,各种口径火炮喷射的炮弹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制弹幕,让准备对安家军迎头痛击的德军第三十军和法国东征兵团第四军的部队无所遁形。
德军根本没办法躲避,由于预测到安家军的总攻将会在这几天发起,大多数官兵都进入了战壕待命。这种无差别的饱和炮击,躲在战壕里的官兵哪怕不被炸死也会被震死,而且炮击中除了近炸炮弹外,还混有若干枚130毫米火箭云爆弹,就算是不被震死,也会被燃烧弹烧死,或者是空气耗尽后憋死,可以说这是最残酷的毁灭姓打击手段。
这样密度的炮击,逐渐地向西方延伸,跟随在集群炮火后面的,却是一些中小口径火炮、迫击炮,对有可能漏掉的火力点的最后压制。
在炮火覆盖的同时,工兵部队已经开始架设由预制构件连接而成的浮桥,仅仅半小时,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已经开始驶上浮桥,向约旦河西岸发起突击,紧跟在坦克和装甲车后面的,是负责为坦克、装甲车掩护的装甲步兵们,他们肩负着消灭一切残余之敌的任务。
截止上午八点半,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德军苦心经营的约旦河防线,土崩瓦解,溃敌向耶路撒冷城撤退。
如此快就打破了德军在媒体上宣称的不可摧毁的约旦河筑垒地区,实在大大出乎了随军采访的欧美记者的预料,他们跟在大部队后面过了河,逐条战壕地拍照,可惜没有一个俘虏,他们不理解这种上次欧战证明、现在依然在沿用的堑壕战术,怎么在安家军的攻击面前就会吃瘪?
没有人解答这些记者的疑问,第一坦克集团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和犹太人师,咬着德军的屁股,一直向西,近三十公里的路程,到中午十二点时前锋部队即已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