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月莫斯科的意外光复,此前一度受到德军严重威胁的谢尔巴科夫、雅罗斯拉夫尔、伊凡诺夫等工业城市转危为安,如果这个时候再光复莫斯科周边的斯大林诺高尔斯克、图拉、卡卢加、波多尔斯克、加里宁等城市,那么苏德战场形势将获得根本姓的扭转。
定于一月二曰在霍去病城举行的两国最高领袖会晤上,斯大林希望安毅能够答应向苏联方面提供两百万吨粮食、五百万套棉衣和武装四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付出的资金自然是出售荒芜的西西伯利亚后存在南华国家银行的储金。
还有,虽然现在的苏联实际控制区依然有基泽尔、罗索什和古巴哈等大中型煤矿产区,拥有鲁德尼奇内依、乌留平斯克、立彼茨克、维克萨、卡西莫夫和奥穆特宁斯克等地的铁矿,但年产六百万吨的钢铁产量,并不足以支撑前线的巨大消耗,斯大林要求订购额外订购四百万吨钢材用于军工生产。
至于安毅此番到中亚和西伯利亚,一方面是与斯大林展开会谈,正式签署两国领土公约并划界,在两国边界线上设立界碑并拉上铁丝网,彻底解决这个极有可能会影响战后两国关系的老大难问题。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处理西南联军三个军的善后事宜。
三八年下半年,湘西、黔西和云南,联合向中亚地区派遣了三个军,主要用于警备和边境戍守任务。这几年来,这三个军一直采用轮换制度,不断地从国内抽调军官和士兵前往中亚和西伯利亚。
不知不觉之间,西南三地悄悄地把安家军的嫡系力量从军中逐步排挤开。
在此次朱培德、张弘栾、石珍与安毅达成的协议中,这三个军基本都是由安家军嫡系军官组成的部队,将完好无损地交还给安家军,同时官兵的家属,也将妥善安置,必要时出资协助迁移到南华境内。
安毅此次来到西伯利亚,便是要与三个军的将士当面谈谈,安抚军心,振奋士气,同时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