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铁骨 > 第一九九〇章 胜在起跑线

第一九九〇章 胜在起跑线(2 / 9)

六十六万吨。

到了一年后,德国从罗马尼亚的进口石油增至一百万吨,从荷兰悄悄进口八十万吨,上半年从苏联进口二十九万吨。

当希特勒席卷西欧时,东欧最重要的能源国罗马尼亚局势岌岌可危,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苏联,都向其提出领土要求,苏联干脆于三九年七月出兵强占了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政斧无奈之下,正式宣布加入轴心国和《[***]产国际协定》,当年德国对罗马尼亚的石油依赖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四(其余通过荷兰解决,这也是荷兰保持中立的条件),到次年的“巴巴罗萨”行动时,二百一十万吨的对德石油出口比起参战的一百万罗军更有价值。

不过,罗马尼亚的石油并不安全,最大的普罗耶什蒂油田不光面临驻比萨拉比亚和克里米亚半岛的苏联轰炸机威胁,还非常担心以地中海为基地的英国空中力量。果然,苏德战争打响后,罗马尼亚的油田和炼油厂,就遭到从克里米亚半岛奥德萨起飞的苏联轰炸机近百次轰炸,只是因为苏联在战争初期轰炸机损失过半,英国有此能力的轰炸机又忙于北非作战和从本土偷袭法国、比利时和德国西部,因此到目前为止,罗马尼亚油田还是安全的。

三八年秋天入侵波兰时,德国的石油储备并不充分。

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也针对被占领国,因此实际上到四〇年德国占领法国后,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等国家的曰常燃油,也开始由德国来供应。更加糟糕的是,一九三九年六月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战,从此将意大利这个贫油国的油管也插进了德国的油桶里。

若非这一年中国地质专家在比利亚发现大油田,随后埃及也落入德军之手,燃油供应短缺问题将把德国拖入无底的深渊。

一九四〇年三月,德国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发出警告,德国石油储备估计将在十月份耗尽,如果未来陷入消耗战,缓解石油压力的惟一办法就是利用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