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断触碰到地雷,迅速将其引爆。
地雷的爆炸对这些专门用于抗炸的实铁疙瘩作用不大,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被坚硬的铁齿抵抗住后向铁齿之间的导流槽引导出去,巨大的势能仅仅是让扫雷龙头原地弹跳一下,便在后方坦克赋予的推力下,继续向前推进。
六辆扫雷车交替使用,大大加快了排雷速度,此后短短的三天之内,安毅便统率第十、第十一集团军,打到了绥芬河,原本就少得可怜的曰军,退守苏联人经营多年的前国境防线。
此前,根据曰军大本营及关东军总部的指示,海兰泡一线的曰军已撤退到布列英山脉,由于九月初三江平原落入安家军之手,曰军固守这一山脉要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再次大踏步后退。此时尹继南统帅的北路大军,已经逼近伯力对岸,与曰军的黑龙江防线对峙。
曰军躲在防线后方,一边虚张声势不断炮击显示自己的威风,一边持续不断地把部队从伯力、黑龙(前共青城)、庙街、海参崴等远东城市撤走。
秋高气爽。
在关前曰军漫无目的乱射的炮声中,安毅与杨飞、黄智、宗行真、章祖颖等将领站在市区东北面的天长山顶,远眺雾气朦胧的群山及山下的平原,豪情满怀,胸臆间充斥着一股激越之情。
黄智指着前方道:“我们对面那片山叫做望乡山,自清朝后期割让领土后,从这里出境,到前面山顶时回望故土,所以取名望乡山。山下过去有一个大型城镇,叫做伊普格罗捷阔沃镇,始建于一八九七年,以俄国步兵中将伊普格罗捷阔沃的名字命名,随着中东铁路修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边贸集镇。
“伊普格罗捷阔沃镇再向南方前行一百多公里,便是处在绥芬河下游北岸、乌苏里江中部地区的重镇双城子。那座城市是连接伯力和海参崴两大战略要地的枢纽,其名源于明代的双城卫,以其东、西两城并存而得名,东城叫‘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