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部的争执,当一个旁观者就行了。
自由法国外交部长让.穆兰在四人中身份地位最低,至今为止,美国也未承认自由法国的合法地位,但苏联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公开宣布与自由法国建交,这也是让.穆兰能够出现在这里的重要原因。
早在去年让.穆兰访问南华期间,就与安毅达成了系列协议,在国际事务方面唯南华马首是瞻,因此见场面比较尴尬,主动说和道:
“我们在座的,除了美利坚共和国外,其余国家都感受了德[***]队的强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广袤的平原地带,德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几乎是无敌的存在,我们和英国的盟友便是这样失败的,红色苏联也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战线便被推进到了莫斯科城郊。
“众所周知,中东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有着辽阔的平原和荒漠,最能发挥德军‘闪电战’的优势,再加上扩军后数量已经多达一百五十万人、擅长山地作战的土耳其军队的配合,可以想象南华触怒德国的后果,就是数百万轴心[***]队势如破竹的挺进,届时不仅中东不保,甚至印度和中亚地区也会失守,大家想象过可怕的后果吗?”
国务卿赫尔和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相顾失色,就连莫洛托夫也是神色大变。对苏联来说,南华现在相当于一个稳定的物资补给来源,更是一个巩固的可以倚靠的后方。一旦让德军抄后路,对苏联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而对英、美两国来说,南华与德国互不宣战,其实可以有力地支援盟军在东非地区的作战。有着南华的中立,东非地区的盟军完全可以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退过红海,撤到也门地区,依托南华的保护,随时威胁东非的德军战线。
现在曰本海军对西印度洋地区的控制并不完美,至今盟国运输船只依然可以绕过马达加斯加岛,从印度洋中部向北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