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参与了阿富汗铁路建设。后来赫特拉铁路分局成立,需要道班工人,想安定下来的他们便主动报名,经过一个月的专业技能培训后,分配到了这里,两人原本跟随铁路建设大军打杂做饭的妻子,也成为了正式工人,不过夫唱妇随的妇女们所负责的工作是伙食团的工作以及照料分配给道班的几块土地,种植一些土豆、番薯和玉米,喂喂猪养养羊,生活也算是稳定下来。
一个道班共有四对夫妻,每天有两名男人出工,检修铁路。剩下的两名男人,一名负责在道班屋值班,另外一名则休息,又或者与女人们一起,从事一些田土里的活计。为了解决大雪封山后的蔬菜供应问题,铁路局下发了塑料薄膜和供暖用的炉子,并派专人指导种植大棚蔬菜。
朱光辉、牛得志这个道班和其他道班一样,负责十五公里的铁路路段,每天道班派出两人,一路检修,行进到下一个道班屋,吃过午饭后再折返回来,这样打个来回需要走三十公里,长期坚持下来,他们几乎对沿途的一草一木都已经熟悉了。
太阳当空,十月的高原,气温已经降了下来,太阳光照在身上也不显得那么恶毒了。
这个时候的阿富汗,植被破坏得还不像后世那么厉害,山间不时可见茂密的丛林,朱光辉和牛得志两人从早上八点半出发,花了三个半小时,终于于中午一点来到了南面十五公里处的道班,向这里的道班值班员打过招呼,便用道班屋的电话向铁路分局进行汇报。
等电话另外一边的女干事详细记录下沿途检查情况,例行的“点到”及“记录”两道程序才算完成。等下午回去后,还得再汇报一遍,一天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结束。
值班员苟舒吉来自川北剑阁县,他笑着道:“你们两个狗曰的好口福哦,昨天一头黑瞎子跑来糟蹋我们的玉米地,让我们用配发的半自动步枪给解决了!今天中午吃红烧黑熊肉,保管你们吃个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