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和152.4mm口径迫击炮,全部供曰军使用。大多数殖民地军队是无法享受到飞机、大炮、轻重机枪的,唯一的支援火力就是掷弹筒和手榴弹。毕竟,曰军需要的是炮灰,而不是影响自己统治的战争怪兽。
由于长达两年的和平期,大多数曰军及马来军都失去了警觉,他们没有依照条例,住进阴暗潮湿的防炮洞,而是驻在没有任何防御力的木制营房中,呼呼大睡。
安家军这一轮炮火打击下来,几乎瞬间就把曰军读力步兵第三旅团和马来军第九师、第十师报销了近半人马。
而同样笼罩在炮火中的曰军防御阵地也不好受,大团大团的火球,从堑壕、碉堡、掩体上蒸腾而起,大多数防御工事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轰然坍塌,躲避在这些工事里的鬼子及马来人,几乎来不及思考,便化为血雨肉末。
火箭弹就像落冰雹般,尾随着各种口径的加农炮弹、榴弹、迫击炮弹等落下,“轰隆隆”的如同晴天霹雳的巨大响声,几乎要震破人的耳膜。
曰军阵地上血肉横飞,尚未燃尽的燃料,被炸药激荡开来,四处抛洒,往往一枚130mm口径的火箭弹落地,周围就烧成了一片火圈,真正的大面积杀伤!沸腾的气浪,在爆炸中若池塘中扔入的石块一样,立即以炸点为中心,呈圆形一波波袭向四周,曰军的阵地、士兵、武器和工事,在冲天而起的火焰中,迅速被吞噬。
曰本人和马来人,鬼哭狼嚎,四处狼奔豕突。
可是,在如此密集的弹雨打击下,如何能够逃得一命?从军官到士兵,遭到灼热的死亡钢雨覆盖,一个个被撕裂成了碎片,残肢断臂夹杂着内脏器官,整个曰军的防线成为了一片炼狱。
曰军的读力步兵旅团编制,没有配备炮兵,因此也就无法对安家军的炮击进行反击。当然,即便是现在曰军主力师团在得到装备强化的情况下,集中直属炮兵联队以及下面旅团、联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