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铁骨 > 第一八一四章 谁是渔夫?

第一八一四章 谁是渔夫?(2 / 11)

国的本土安全。同时,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正陷入苦战中,若是执行先欧后亚的战略,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军队会被调到非洲和欧洲,参与对德国作战,可用于澳大利亚的兵力和物资,将迅速减少。一旦澳大利亚有个什么不测,新西兰也必然不保,到时候美国的整个太平洋战略即陷入全面被动。

但是,必须看到,推行先欧后亚的政策,会使得陆军在争夺相对有限的人力物力的时候,比起海军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于是大多数陆军将领沟通后,都默认了这个战略。

海军对于先欧后亚的总体战略,却存在普遍的怀疑心理。

要知道,美国海军的传统便是防御曰本的扩张,海军军官们奉命集中力量去攻击一个只能在陆地上击败的敌人,却对珍珠港的耻辱却几个月甚至几年迟迟无法报仇雪恨时,心情无疑是极度抑郁的。

罗斯福本人支持先击败德国再解决曰本的。因为在他看来,同曰本相比较,德国本质上具有更大的威胁。目前,英国的形势用危若累卵来形容也不为过,一旦让德国轻松地获得北非和中东地区,集中兵力在英伦三岛登陆,那么,美国就失去了最可靠的盟友,以及前往欧洲大陆的跳板。让德国整合了整个欧洲,最好的结局也就是维持个不胜不败,这是罗斯福不愿意看到的。

相反在太平洋地区,即便曰军获得暂时的优势,但想威胁美国本土的安全,依然很难做到的。

毕竟南京和新京威胁着曰军的大后方,使其不敢专注于持续在太平洋上向东发起攻击。美国完全可以积蓄足够的力量后,一举将曰本优势的海军击溃,再把曰本若蜘蛛网一样严密的防御岛链,割裂的七零八落,逐一收拾,最后的胜利,依然属于美利坚。

在军事协商进行的同时,美国国务院起草的《联合国家宣言》,在内阁讨论通过,随后安毅和丘吉尔都添加了自己的意见,罗斯福也作出了些修改。最后,这份宣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