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缝补,但还算干净,父亲一脸焦黄,胡子拉碴的,看起来约莫三十多岁,女儿十五六岁,梳着条独辩,相貌清秀可人,嗓音也很甜美。父亲拿着二胡,牵着女儿的手,走到白辉面前,可怜兮兮地恳求:“这位先生,点一支歌吧!”
白辉愣了一下,还未答话,墙角那个女子已经招手:“卖唱的,过来!”
父女俩恭敬地向白辉鞠了一躬,随后就向那个女青年走去。在那个女子转头的瞬间,白辉看清楚了她的相貌,不由一凛。在他掌握的国内各个政治派别驻香港的人中,便有这么一号人物——这个女青年是他的本家,[***]香港情报科的负责人白芳华,掩护的具体身份是《南华早报》的记者。
根据情报局内部的分析,这次汪精卫发表《艳电》,[***]方面不仅未阻止,反而推波助澜。随着甘青宁抗曰根据地曰益壮大,加上疆省已经成为[***]的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目前蒋介石已经中断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饷及补给,同时频繁制造[***]摩擦。而汪精卫的出逃,显然会让国民党内部乱上一阵,这可以让[***]大大地喘一口气。
白芳华显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煞有介事地问那对卖唱的父女:“会唱《夜上海》吗?”
“那首歌好难,《天涯歌女》行吗?”父女俩中的女儿问道。
“那就《四季歌》吧!”白芳华不容置疑地说。
那个父亲拉起了二胡,女孩依依呀呀地唱了起来。女孩的声音很好听,茶楼上下瞬间安静下来。金嗓子周旋的这首歌曲影响广泛,到处都有粉丝,许多人一边听着,一边打起了拍子。
女孩刚刚唱完,白芳华赞了一声,随即从手提包里拿出两张纸币,交到了那个父亲手里。白辉目光敏锐,分明看到那个父亲一边点头哈腰地道谢,一边迅速将夹在纸币中的纸条揣进了裤兜里。
白辉不由莞尔,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