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将会对身边的法国人采取行动了。昨天半夜,英国政斧向法国维希政斧,以及法国海军位于印度洋、地中海、北非、中东和在英国港口避难的法国舰队下发了最后通牒,提出三个选择:其一是和英国人一起,继续对德国和意大利作战;其二是裁减船员,在英国人监督下,各地的舰船开往英国港口,英国政斧将代为保管船只,直到战争结束;其三就是自沉船只,维护法国海军的荣誉。如果这三个选择皆被否决,英国将对法国舰只断然采取强制措施。
“法国维希内阁紧急召开会议,最后得出一致决定:为了维护法国海军的传统,必须对英国人采取强硬态度,武力须以武力回报。但是,流亡英国的前法国国防和陆军部次长戴高乐将军,则向海军去电,认为现在法国陆军已经失败,海军是法国唯一的希望,只有坚定地与英国人站在一起,才是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希望。但此前法国维希政斧已经以军事法庭的名义,缺席宣判犯有叛国罪的戴高乐死刑,海军及各殖民地政斧均视戴高乐为叛徒,戴高乐的呼吁没有任何效果”
安毅打断了杜易的话:“耿光分析,戴高乐在和维希政斧元首贝当应该是在唱双簧。战前戴高乐仅仅是一位坦克师的师长,刚晋升少将军衔不久,军中中将、上将多如牛毛,怎么会轮到他出任国防和陆军部次长职务?从过往的历史看,戴高乐的每一次提拔,背后都有贝当的影子,这一次尤为明显,贝当在五月十八曰被雷诺任命为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后,立即将打了败仗的戴高乐带到陆军部,担任陆军次长,随后又未经雷诺总理及内阁同意,便私下任命戴高乐担任国防部次长。在和平时期,这些职务通常都是由资深上将来担任的,但是在战时,一切都那么自然!
“随后,戴高乐就被贝当派往英国,以政斧中强硬派的面目出现,坚决主张把法国政斧迁往法属北非,同德国血战到底。在英国期间,戴高乐频繁出入英国高层社交圈,为其逐步提高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