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攻打坚固的齐格飞防线,让自己的优势白白丢失?整个法国都对马奇诺防线充满了依赖情绪!”张天翼若有所思地说。
韩耀贤对法国人的保守不屑一顾:“要塞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法国人的观念,起码落后时代二十年!在我看来,既然明知道是块硬骨头,德国人绝对不会去硬碰马奇诺防线,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西线和中线都是不错的选择!”
杨飞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
“这里有一份资料我给大家说一说,应对德国有可能于春季发起的进攻,英法联军高层形成三点共识:其一是德军不可能正面强攻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其二,在南格威到那慕尔之间的阿登山地森林是兵家一向认为限制大兵团运动的地区,尤其对装甲部队而言;其三,德军的进攻方案不可能超出上次欧战的‘施利芬计划’的范围,很有可能还是沿着上次世界大战的老路,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右翼,首先突入比利时,直抵海岸,然后一路扫荡,经比利时平原地区侵入法国境内。
“基于这三点认识,法军在阿登地区只部署了一些战斗力较差的部队,而将防御重点放在了战线的北端,即德军的右翼。根据上次欧战的经验,盟军特别重视列曰、那慕尔一线以北的比利时方向,因此,提出了三个向比利时机动英法联军的方案,最后选定了D计划,即联军在安特卫普、迪尔河、那慕尔、色当一线组织防御,当德军向比利时发起进攻时,英法联军利用比利时军队来迟滞德军的进攻,并在比利时军队的协同下,依托那里的防御阵地粉碎德军进攻。
“根据这个计划,联军在敦刻尔克至瑞士的法国东北边境展开三个集团军群,还拥有二十三个师的战略预备队,此外还有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军队,总兵力高达四百万!从总体上看,这个计划中规中矩,没有任何亮点。而且老是在战线后方防守,坐等敌人来进攻,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