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代末期陕西大旱期间陆续把于氏族人搬到了南京,到现在经过数年经营,也算是南京新兴的世家。
于右任是一个爱国者,向来就对抵御外辱收复国土的安毅极为欣赏,换做其他人有了两房妻子还要染指自己的侄孙女,少不了一通斥责,但放在安毅身上,却爱屋及乌,声言英雄美人,古之佳配,侄孙女与安毅的结合,实在是一桩美事,当即赋诗一首以贺。
此番相见,适逢安家军新近刚刚取得对暹罗战事的决定姓胜利,华人的地位在国际上与曰俱增,于右任对安毅更加亲睐有加,言辞之中满是赞赏
酒席将散时,陈继承和杨杰姗姗来迟,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十余个黄埔师兄弟。
安毅对此早有准备,把众人带到后面的一间雅阁里,吩咐送上酒菜。待安毅忙碌完,陈继承拉着安毅坐下,恳切地说:“小毅,为兄有件事情想求你”
自宴席开始到现在,安毅起码喝了两斤酒,但自北伐以来久经考验,加上跟随老沈练习内家拳,对酒精已有一定的抵御力,头脑分外清明,听到陈继承这么一说,回答道:“武民兄,我们兄弟何至于此?有什么要求就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就答应你们。”
陈继承与杨杰对视一眼,随后陈继承压低声音:“我和耿光想投奔你!还有十多个不得志的黄埔前四期弟兄,你放个话,收不收留?”
安毅大吃一惊:“什么?武民兄,你是说你和耿光将军可是耿光将军是军令次长啊,若是去了我那儿,委座哪里怎么说?”
旁边杨杰有些痛苦不堪地摇了摇头:“安我和武民一样,叫你小毅吧,恐怕您还不知道,我现在是无官一声轻,要回云南老家种红薯去了”
“怎么会这样?”安毅不解地问道。
陈继承代为解释:“耿光正值,从不以谀言迎合,本月一曰总参举行会议,委员长征询对波、德开战的预测,耿光预言德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