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部队。
蔡子强一边观察鬼子兵的伤亡情况,一边在心中不断地计算曰军投入的总兵力,到现在为止仅二个波次,对方投入了上千人,看来对面树林里的曰军果真如侦查部队所估计的那样应该是一个联队。
这段时间,海参崴周边地区战斗不温不火,倒是古尔斯科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绞肉机,由于城池处于峡口处,进攻的曰军施展不开,只能一个旅团一个旅团地采取添油战术发起进攻。
针对曰军的进攻,远东军早就做了周密的部署,在两侧的山地上构筑了数以百计的炮台、工事和掩体,用扇形防御工事招待峡谷前方呈直线攻击的曰军,十天时间下来,曰军在这里起码送掉了上万士兵的生命。
曰军统帅部一面部署在阿穆尔河口地区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实施登陆,一面寻找由苏维埃港铁路通向共青城的其他通道,于是古尔斯科耶南北两翼五十余公里的山岭地带,也成为了交火的战场。
好在从一开始,远东军高层就意识到曰军有可能会选择侧翼攻击战术,一边组织部队西撤,一边向安家军求援,尹继南向安毅请示后,把董金明的第一集团军派了过去。抵达古尔斯科耶后,董金明针对地势,把二师部署在了南线,三师则派到北线,几乎所有利于通行的关隘都扎紧了口子。
为了给一线部队最强有力的支持,蒙古军区把直属的一个坦克旅配属给了董金明,董金明又把其中一个团拆分成两部分,作为防守部队的杀手锏使用。剩下的两个坦克团和第一师作为战略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堵住可能出现的缺口
就在蔡子强捉摸着如何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的同时,曰军第一一四师团步兵一二七旅团六十五联队长山田常太中佐也在关注着战事地进展。
根据空军提供地情报,驻防对面山头的军队不会超过一个团,看装束和旗帜,好像不是苏军正规部队。在山田看来,二个波次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