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进入安南,在政斧的安排下,分别来到城市和农村,从事工农业生产,慢慢地改变着南华共和国的人口比例。
到三八年底,整个南华地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一千五百万安南原住民以及数目相近的迁移至南华共和国的华人得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
由于免除了农民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彻底地改变了恒古以来的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蕴藏已久的生产积极姓得到发挥,农业生产迅速得到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手里也开始慢慢有了存款。
土地改革的另一个明显成果是提高了南华国民党和新政斧的威信,在派出所和乡镇政斧的管理下,一些社会渣滓,如赌徒、小偷、鸦片烟鬼被禁除干净,在农村信用联社提供的先进农机和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参加生产,树立劳动光荣的概念,不管多么懒惰的人,也开始变得勤快起来,党和政斧的威望在广大农民中迅速确立。
在土地改革进行的同时,新政斧开始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四年,初中两年)。此前,在法国殖民者的控制下,安南几乎没有教育设施,除了少数信教和家境殷实的人家可以进入教会学校和法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读书外,只能进入华人开办的私塾、学堂等学习,绝大多数人脑子里都没有读书的概念。
从二月十曰开始,新政斧仿效川南等地,在南华全境村一级建设小学,镇一级建设中学,县一级建设高中,若出现大规模人口潮,在此基础上由政斧出资建设新中学,城镇建设预留的教育用地不得挪做他用,前期开发为足球场、篮球场、小游园等休闲设施。另外,各县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信用联社创办的乡镇企业和各种资本构成的大型企业提供足够的技术工人。大学一般集中到省会城市、直辖市及大型工业区,方便形成教育的规模效应和及时将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医疗卫生方面,南华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