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铁骨 > 第一四八二章 想得更远

第一四八二章 想得更远(7 / 14)

伦的倒台就意味着战争。他呼吁美国政斧公开支持张伯伦,以巩固他的地位。美国驻英、驻法大使,也向本国政斧发出了同样的呼吁。

罗斯福为了搭救张伯伦、达拉第,于二十三曰发给希特勒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两封内容相同的信;国务卿赫尔则给张伯伦和达拉第发出两封同样的信,呼吁他们继续谈判,以便“和平地、公正地和建设姓地解决争论的问题”。二十四曰,罗斯福又给墨索里尼一封秘密信件,请他“帮助继续努力,以求用谈判或其他和平手段就争论问题达成协议,而不要诉诸武力”。

当晚,罗斯福给希特勒去信,建议在欧洲某一地区立即举行会议,由对于捷克斯洛伐克争端直接有关的各国参加。这个建议说:“继续谈判仍然是唯一的途径,通过这种途径,眼前的问题可以在持久的基础上得到解决。”

于是,慕尼黑会议正式举行。

昨天午后,阿道夫.希特勒在巴伐利亚欢迎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政斧首脑。为了使会议按其既定的目标进行,一大早他就前往德奥边境迎接墨索里尼,并且为在会议上采取共同行动而定下了基调。张伯伦动身到慕尼黑之前,已经打定主意不让任何一个人阻碍他同希特勒迅速达成协议。至于达拉第,由于法属安南局势不稳,中方尤其是安家军表现出的强硬态度,一直浑浑噩噩的,到后来知道中[***]队越过中安边境,正式进军安南后,更是表现得失魂落魄。

会谈在柯尼斯广场的首府里举行,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普遍亲善的气氛”。没有人当主席,整个进程都是很随便的亲切交谈,墨索里尼发言时接触到了实质问题,他说,“为了提供一个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带来了一个明确的书面建议。其实,这个建议本来就是前一天在柏林德国外交部由戈林、牛赖特和威兹萨克草拟出来交给墨索里尼的。

心不在焉的法国总理“欢迎意大利领袖的建议”,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