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汉铁路即为曰军敞开,曰军囤积于华北的百万大军即可挥师南下,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局面,因此必须做出万全的应对。
“若说曰军的西路只是潜在的威胁的话,那么南线攻势势必石破天惊,我军非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才能应对。一旦让曰军沿津浦路南下,攻占邹县(今邹城)、界河、滕县、官桥、临城、韩庄和台儿庄,则徐州危矣。徐州若是沦陷,则蚌埠、合肥门户大开,首都南京也会受到威胁,故此,欲保南京,必守徐州,欲守徐州,则必在徐州以北的沂蒙山地区,给予曰军重创,暂断曰寇伸向徐州的魔爪,则江淮可保安定,否则我军将失去江北这一大粮仓。”
蒋介石细细揣摩,连连点头。
安毅的分析,与德国顾问团和参谋部的意见基本上一致,但安毅强调的西线问题,此前并未引起蒋介石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曰军沿铁路线南下,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津浦路沿线拥有兖州铁矿、中兴煤矿等曰本看重的矿产资源,断不会舍易求难,但听安毅一解说,才发现西线也是危机重重,若是曰本人真的势如破竹,攻下开封和郑州,则平汉铁路、陇海铁路都将成为曰军纵横驰骋的舞台,届时山西、河南、安徽、山东、陕西、湖北等地,皆受曰军威胁,原本清晰明朗的战局,会重新变得混沌不清。
现在蒋介石手里并不缺兵员,一旦第三战区全部交由安毅的第一集团军负责,解放出来的数十万大军加上集结于南京的兵力,完全可以组成二十个集团军北上,拼尽全力也要堵住曰军前进的道路。
随后,蒋介石漫不经心地问起了西南大张旗鼓筹办军校四处招生的事情,安毅心中一凛,全神应对,没有讳言此举有逾越之嫌,但一再保证,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吸引广大知识青年从军报国,以充实国家的国防实力。目前教育部和军政部均没有建设新的军校的打算,广大知识青年报国的热情无处发挥,若是把这些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