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冲天,刺破人耳膜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在浓烈的硝烟中,泥土与碎石夹杂着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狂暴的气浪四处激荡,一条条泥柱冲天而起,仿佛末世来临。
自接战以来,防空部队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伤亡,近一半的火力点哑了火。不过在此番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曰军的战斗机损失也是异常的惨重,七十七架主力战机如今只剩下二十架,而且还依然不知疲倦地向地面发起攻击,早已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是对付空中的强敌。
“行动吧!”
隐藏在万米高空中的中央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接到了地面指挥中心的出击命令后,对着通话器大吼一声,立即如出笼的猛虎一般,俯冲而下,向着无知无觉的曰军战机扑去。
高志航出生在东北通化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二五年春被张学良选为飞行员,派往法国学习。当时他并不叫高志航,而是叫高志恒。临出国前,他找到张学良请求为自己改名。他说:“保卫祖国,空中英雄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从此,“志航”既是他的名字,也是他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二六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继续在沈阳深造。九一八当天,高志航积极请战,要求起飞杀敌,然而得到的却是“不准抵抗”的命令。高志航一气之下就登上火车去北平向张学良当面请战,但依然还是同样的答复。在这种情况下,高志航离开东北军南下,宁肯被官降一级,终于在中央航校留了下来。由于他训练刻苦,要求严格,飞行技术高超,很快成为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领导三个战斗机中队,直至卢沟桥事变前进驻保定机场,与曰机争夺华北天空的主导权。
在距离下方敌机还有两千余米时,高志航再次对着通话器说:“全体注意了,先消灭你们见到的任何敌机,如果曰军的战斗机缠斗上来,即以消灭曰军战斗机为主要目标。敌人的轰炸机虽然也装备有航空机枪,但其空中动作极为笨拙,升限